• 新書介紹--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2013-10-09
  • 新書介紹--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

     

     
     

            意外的管書人生: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

    Running the Books: The Adventures of an Accidental Prison Librarian

    作者: 阿維.史坦柏格(Avi Steinberg)

    譯者: 沈聿德

    出版社:臉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6

    ISBN: 9789862352861

    平裝.單色.416 頁. 14.8cm×21cm

    網址: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5113&text=1&people=3#c1

    ◆《舊金山紀事報》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大幅專刊報導!

    「犀利有趣……觀察精闢、寓意深奧,同時也是一本成熟的紀實文學。」
    ——《紐約時報》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逗趣而發人深省……深刻記錄了沒幾位本報讀者認識的世界。」
    ——《經濟學人》

     

     

     

     

     

     

     

     

     

     

    導讀推薦序: 監獄的意外之旅

     

    邱明偉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現任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看守所秘書)

     

        監獄學,是我自己所學的本行,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監獄工作,已歷經二十多個寒暑。服務單位從少年矯正機關到成年監獄,地理位置從臺灣西部到東部後山,自認為對監獄的一切再熟悉不過,但是收到這分書稿,細細展讀之後,才體會當我們自認為很熟悉,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之際,這樣的熟稔感覺,或許是自許為矯正專業的所在,但在保守的高牆之內,卻是缺乏不同視野角度的觀照,進而很可能讓我們陷入專業的盲點。閱讀這本《意外的管書人生: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正好可說是我矯正專業生涯的意外之旅,甚至讓我有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作者阿維 · 史坦柏以一哈佛大學畢業生,進入監獄受聘為圖書館員兼寫作教師,與受刑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再加上對監獄行政部門與運作的觀察互動,融合交織而成的悲喜故事,當中或有其個人主觀的理解,但無疑的這本書開啟了我自己體察美國與臺灣監獄文化的嶄新視野。

     

    監獄的刻板印象與新視野

     

        過去傳統上監獄被認為是污穢不潔的,甚至許多電影小說都專以報導監獄黑暗面為訴求,造成社會大眾對於監獄負面刻板印象,也讓許多人對於監獄卻步不前。作者以一哈佛名校畢業生進入監獄工作,引來家人親友的質疑不解,那份內心掙扎的心路歷程,中外皆同。尤其臺灣早年獄政形象低落,我又剛入行不久,記得當時同仁感慨一直不太敢向親友透露自己在監獄工作,怕抬不起頭來,甚至還曾聽說有人過年不太敢去朋友家拜年,怕人家一聽是在監獄服務,會覺得觸霉頭;亦有基層同仁提及早年在補習班準備考公職,在門口只要看見衣衫不整,嚼食檳榔,足穿拖鞋,大辣辣走進來說要報名補習者,不用多問,就可以知道是要報名準備考監所的。這種故事乍聽之下實在是令人感嘆,但是當我看到書中描述部分管理員忌諱介紹自己在監獄工作,多半會說自己是幫市政府或州政府做事的,不禁莞爾一笑。所幸近幾年來臺灣監獄形象大有改善,許多年輕學子樂意進入監獄公部門擔任監獄官或管理員,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差距,實不可以道里計。

     

        監獄,能夠改變受刑人什麼? 作者在任職監獄圖書館員所見所聞也有著深刻的反思,現代化監獄又稱為矯正機關(Correctional Institution),標舉著矯治受刑人不良習性,化莠為良,回歸社會重新做人。監獄內部各項軟硬體的設置,從專業心理師、教誨師、諮商輔導室到圖書館等,無非是朝著這樣矯治受刑人的目標而努力,然而各項監獄投資的努力,卻仍必須面臨受刑人強大次文化的挑戰,甚至可能抵銷其矯治成效。作者在描寫監獄圖書館功能時,就點出這樣的矛盾所在,監獄圖書館並不單只是受刑人以書本滋養心靈或增長知識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動態的社交場域,受刑人得以在此聚集,彼此間產生連結,而受刑人產生連結的方式就是透過所謂俗稱的風箏(Kite),也就是在圖書館角落私下藏匿傳遞的紙條(臺灣監獄受刑人稱之為『通條仔』),這成了監獄管理人員眼中戒護安全的漏洞。正因為圖書館是美國監獄除了放封用的中庭之外,少數可以用來讓許多受刑人穿梭聚留的場所,再加上圖書館布局陳設,更增加了管理監控的難度,尤其書架從地板高到天花板,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掩護,以及每本書的內頁或夾層,都是藏匿風箏的最佳所在。總之,想在監獄裡搞怪,圖書館無疑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場所。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域,究竟是要回應自由被剝奪的受刑人自然發展出來的人際互動需求,還是恪守監獄強調戒護安全管理,這其中的兩難處境形塑了主事者的不同領導風格。作者的選擇是,一反過去圖書館員嚴格雷厲的掃蕩風格,他用監獄文學的角度去理解受刑人次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嘗試去塑造圖書館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空間,一個溫暖的所在。例如他比喻風箏,「是受刑人一個彌足珍貴而無法預知未來命運的小小創作,一個有形的東西——跟現今大多數信件形式不同——被小心翼翼摺好,寄出去人世間給另一個遠方的人讀。有時候,這些信件有個特定的對話對象,有時候誰找到它們,誰就是收件人,那個人,經常就是我。」當然受刑人也因為作者半開放的態度,而讓圖書館源源不絕湧出各樣的的風箏,他也甚至過度信任受刑人,而做了大膽的嘗試,因此付出了代價。這之間的取捨,牽動教化與戒護工作的平衡,作為一個監獄工作者,置身其中每有更深刻的體會。

     

    監禁制度的反思

     

         一個監獄,甚至一個監獄圖書館,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就我長年工作經驗來看,在這樣一個封閉的控制環境中,多數受刑人會覺得剝奪自由本身,就是一種很深切的處罰。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最近一次的受刑人讀書會心得發表上,剛入獄五十天的受刑人在筆記上記下了他的感想:

         隔離在牢獄之中,想著外面的世界,如此渴望自由,自由如此美好,如此

         珍貴,以前從來沒有珍惜過,啊 ! 放我出去……

        他剛被關了五十天,就能寫出這幾句話,尤其最後一句相當貼切。因而如何回饋處理收容人壓抑苦悶的情緒,一直是管教人員學習不完的功課,有時適時的幽默感和同理心可以化解嚴肅的監禁氣氛,心理師在筆記上簡單一句回應「請讓老師我當法官吧 !」往往就可以讓收容人與管教人員都會心一笑。本書中作者也提到監獄管理人員的處境:他們得在鐵窗柵欄林立的監獄裡嘗試去武裝自己的外表,成為一個有責任感且堅強的人。當一個休假在外的監獄管理員戴維爾(Richard Dever )在酒館裡勇敢制止一名鬧事的出獄受刑人,卻反遭受刑人以預藏尖刀殺害,之後在該殺人犯在面對法官宣告麻州最重刑罰—終身監禁後,他對著法庭上坐得滿滿的戴維爾親友和監獄同仁,冷冷說了一句:「我得到的,還是比戴維爾得到的好。」這句話再一次傷害了戴維爾親友和監獄同仁的哀痛心情。之後在監獄舉辦的追悼會上,有同仁懷念戴維爾,說在監獄裡值勤單位他總是可以獲得受刑人的信任,這是因為他把受刑人當一個人一樣的說話,用人與人的方式去互動、說話;更有同仁說了這段感人的話:「要一名監獄管理人員,像戴維爾奮不顧身去干預一場打鬥,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事,那畢竟是他所受的訓練。不過,他能在監獄這樣的環境中,找到一個保持同情心的方式,那就是勇氣的表現。」這段話讓我心深有同感。在高風險高壓力的監禁環境中,要監獄同仁不斷在柔軟與剛強的角色之間轉換並非易事,但我也希望藉此書描述的現場狀況,能讓默默耕耘的監獄工作人員,能獲得應有的尊重與肯定。   

     

        美國是世界監禁率名列前茅的國家,全美監禁人口有將近二百多萬名;在亞洲,臺灣也不遑多讓。東亞地區中除了新加坡之外,臺灣監禁率傲視各先進國家,監禁成為嚴刑峻罰思考下的必然產物,即使監獄擁擠超額收容現象未曾稍減(一〇二年七月底臺灣地區實有收容人六.五五〇七萬人,較核定容額五.四五九三萬人,超收一.〇九一四萬人,超收比率高達百分之二十),監獄依然是成就無害社會的最有效工具,然而在高牆刺絲網的阻隔下,這些人被排除在正常社會之外,這麼多人關在擁擠的監獄裡,他們在鐵窗裡的生活、他們的未來,其實值得賦予更多的關注,畢竟這些為數眾多的受刑人終有一日將回歸到你我所居住的社區,成為與你我共同生活的一份子,只是你我不盡然知道他(她))的過去。

     

    雖然美國獄政管理模式與臺灣有所差異,但這本書具體而微的把美國監獄生活面貌呈現出來,尤其作者以敏銳的觀察觸角,生動靈活的刻劃監獄裡的人事物,我想這本書的確可以啟發人們對於監獄、人性及文化的更多思考,而能讓人們對監獄受刑人底層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5113&text=1&people=3#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