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篇《最佳微小說》
每看完一個只需要20秒。但慢慢咀嚼可能需要20年 ……
一、《散步》
一女孩在違背父親意願下結婚,離婚,父女反目,生活貧困並攜一子。
其母心慈,勸女兒趁其父散步的空閒帶著兒子回家吃頓熱飯。於是便常帶著兒子刻意避開父親回娘家吃飯。
直到一日下雨,祖孫三人在社區偶遇迴避不及,父親尷尬道:「以後回家吃飯就別躲躲藏藏的,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來!」
感悟:可憐天下父母心!
二、《牆下》
某男生高中時沉迷網絡,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
一晚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
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 「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父親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感悟:浪子回頭金不換!
三、《染髮》
今天爸爸在家自己染頭。
我就笑他:「爸,你都快60了還染頭髮幹嘛啊,還想返老返童啊?」
我爸說:「每次我回老家前,都把頭髮染黑,那樣你奶奶看見就會以為我還年輕,她也不老了。」
感悟:孝順父母,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四、《功夫》
爸爸:「兒子你覺得爸爸壯嗎?」
兒:「嗯。」
爸爸:「你覺得少林功夫厲害嗎?」
兒子:「厲害。」
爸爸:「如果我剃成光頭,練少林功夫好嗎?」
兒子拍手:「太好了!」
第二天,兒子看到光頭的爸爸,高興地說:「爸爸加油!一定要練成高手!」
那天,是爸爸化療的前一天 ……
感悟:父愛無痕!
五、《追到》
族中一爺爺輩人,七十多歲了!竟然在大門外,跟幾個五六歲小屁孩坐泥地上打彈珠,還大呼小叫耍賴 …
被祖奶奶聽到了,拄著拐棍出來就要揍他,他起身就跑 … 結果還是被追上,結結實實挨了一棍子 …
事後他微笑的說 : 「要不是怕我媽摔倒,她是追不到我的 …」
感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故事,都緣於一個字:那就是 「愛」
!願每個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愛你所選,選你所愛 !
無論親情、愛情、友情、同學情皆同此理,皆同此心!
(2020.08.05蔡協利 Line)
(2).退休生活 !
頭1件:
萬萬不可自以為是,倚老賣老,倘若你過去真的有點成績,那多半是時勢使然,別以為你那幾招到現在還管用。
第2件:
千萬別說,辛苦了一輩子,想買塊地,蓋1間自己想要的房子,開心的過幾天乘心如意的日子,別犯傻了,你的這一生老實說沒什麼真正辛苦到,比起先父先祖,算是好命了,你現在的房子就很好了,沒什麼理想的房子,如果真的動手去作,那就是災難一場。
第3件:
別説辛苦一輩子,買部好車犒賞自己,不管是笨死5百或寶馬7系列,別忘了,你現在真正需要的是1台中古破車,去爬山時不怕丟掉,停在路邊不怕刮傷,別沒事找輛名貴轎車來伺候著。
第4件:
別把優先順序搞混了,這年紀了,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聲,睡得安穩最重要了,國家興亡,兩岸局勢,年輕人未來,交給能人去吧,別瞎操心,別想太多,看不爽就多罵幾句,自己生命真正相關的,就是一口氣吧,其餘都是身外事,不相干的。
第5件:
別再為自己人生設定目標,也別爲難自己,別為自己設定2年把日文學好,1年把毛筆字練個様子,3個月學會自由式這種積極進取的事,忘記這種美德吧!
想游水就去游,沒人管你游的姿勢好不好看,也没人在乎你游得多快,有沒有進步?誰管你,寫毛筆字,也是這樣,喜歡寫拿起來就寫,別沒事找1個老師來管你,你辛苦老師也累。
第6件:
千萬別誤會自己好像來日方長,盯著養生保健節目看,吃的養生,用的健康,怎麼養生也是會死,別過得太匪類是真的,太著重身體健康也大可不必,生命是養不來的。
中科院院士驗證:60歲以後,如果你:
1.不上網。
2.不歌舞。
3.不吃喝。
4.不隨處跑。
5.不亂花錢。
養成1個良好生活習慣,久而久之,你就會驚奇地發現:老年痴呆了!
網路要上,唱歌跳舞,聚會吃喝,到處玩樂,使勁得捨。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返老還童啦!
水,是「長壽第1要素」。
睡覺,是「天下第1大補」。
走路,是「最好運動」。
唱歌,是「最棒娛樂」。
群組冒泡,是預防老年痴呆最好的良方。
都是最好的「長壽藥」,從這5種「長壽藥」開始。
把每天當除夕,把退休當假期,
把70當17,把家裏當巴黎,
把朋友當親人,把對手當知己。
老年任性生活唱歌
多聚會,少窩家,窩家久,成傻瓜,
走出去,樂開懷,找朋友,説説話,
少喝酒,多喝茶,退休金,捨得花,
别總等,更老啦,耳也聾,眼也花,
衣再好,腰成蝦,飯再香,没有牙,
錢再多,床上趴,歲月失,别犯傻。
(2020.08.05李榮江 Line)
(3).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不看都會後悔的。
老了,就是老了。好好活著,不要庸人自擾,杞人憂天……看人家醫學大家是怎麼說的?
轉帖:
胡大一教授和馮周琴教授
兩位醫學大家的精彩對話
胡大一:
在生活中,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與慢性病為敵,要與慢性病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馮周琴:
大一你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現在,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很難。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很容易。
你身體再棒,也經不住B超、CT、磁共振、MRI、DSA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如果按照正常標準,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如:腦內脫髓鞘啊,腦萎縮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條腦血管狹窄啊,等等。常常會放大異常,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天還沒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撐起雨傘,穿上雨鞋,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神經病」。但在治療疾病時,這樣的「神經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卻沒人感到不正常。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輕就是不一樣,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頭髮變白了,從來不會擔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如果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那秦始皇到現在恐怕還活著。
)此,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
胡大一:
一個人,與慢性病為敵,過度治療它,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更加傷害你的健康。
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幹部,沒有任何症狀,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腦血管檢查項目。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支架術中,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昏迷,一周後就告別人世。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
實際上,介入治療(支架)的適應症,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她一條都套不上,而非要裝支架,真是何必呢?
聽完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看待年齡,看待自己的身體,正確看待疾病,看待醫院和醫生!
(2020.08.05劉奕順Line)
(4).【善良是會傳染的 !】
結束了繁忙的工作,印度喀拉拉邦男子庫瑪(Kumar) 到Sabrina飯店點了餐後,便選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當餐點送到時,他感到身旁有兩道視線緊盯著自己桌上的美食.........原來緊挨著窗口是兩個以撿垃圾維生的小孩,正對著庫瑪桌上的佳肴垂涎三尺。
庫瑪揮揮手要他們進來,於是小男孩牽著妹妹安靜地走進來。他懇切地問他們想吃什麼,男孩指了指庫瑪桌上的菜,於是庫瑪點了一份一模一樣的餐給他們。
熱騰騰的菜送到男孩面前,妹妹卻有教養地拉拉哥哥的衣角說:「或許我們應該先洗洗手!」於是他們都先去洗了手,然後很迅速地把眼前的美食吃完,甚至連庫瑪都沒來得及動自己的餐點呢!
庫瑪看著這對兄妹的滿足的表情,心中也深深的覺得很窩心。
小兄妹吃完後起身,有禮貌的點頭道謝後,帶著滿足地笑臉離開了,心中也覺得窩心的庫瑪這才開始吃自己的餐點。
吃完後,庫瑪跟店家要了帳單,但他看到帳單之後徹底震驚了,上面沒有價錢,只寫了一句話,一句讓庫瑪熱淚盈眶的話:「我們收銀機無法測出人性的價值。願你幸福。」。
善良與愛是會傳染的!
不要塞住憐憫心,關懷身邊有缺乏的人,這會影響這個社會。感動身邊的人!
(2020.08.05吳癸受Line)
(5).他是我爸爸 !
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
一位退休的建國中學老師 ,提到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令人落淚 !
約莫十多年前。早上七點左右,南海路上,建中的交通指揮隊各就各位。
走路的、騎腳踏車的、父母開車的、搭公車的都蜂擁而至。南海路人山人海,全在趕路,一起擦肩急急走入建國中學。
每天早上七點二十分,一輛改良的三輪機車準時到建中門口。父親肢體殘障,上半身挺得很直,沒有一絲愁容,送他孩子上學。有一回我撞見了,那孩子是我的學生。父親是殘障人士。這位爸爸每天帶著揚眉瞬目的眼神,讓孩子下他的三輪車。自信的跟教官打個招呼,然後帶著對得起祖宗的眼神馳去。
下著秋冷黏雨的晨曦,我又看見他的父親送他來校門口。我騎著摩托車,停在待轉線上,等著交通指揮給我的契機。
「對不起,這車不能停在這裡。」交通指揮善意的勸導這位三輪車爸爸。
「歹勢……歹勢……」
他沒有不悅。不好意思開走了。
我學生身著雨衣,目送老父離去,才進校門。我也騎車進來,刻意靠近他,叫了他的名字。眼眸一閃而過,發覺他鼻頭酸紅。他微微打了個手勢。我這個招呼讓他有點為難。有一絲懊惱,留在銅像前。
學校日,天已黑,看清楚他父親的身影,瘦小、嬴弱。他攙扶老父,一步一步走上四樓,人多擁擠,有點喘。
七點時間將到,他刻意走到我的面前。
「老師,他是我爸爸。」很平和的告訴我。
「老師好,我是他爸爸。」爸爸很謙虛的不斷點頭。
他,除了國文跟藝能科以外,全部免修。太神了。平日同學上課時間,他經常在圖書館自修。長得一表人才,律己甚嚴,話少了一點。早熟深邃的眼神,足以穿透人的心。
隔天一大早,他一進教室就找我,遞給我一包東西。
「這是爸爸媽媽親手縫製的方巾,送給老師、師母。」
「謝謝,謝謝。幫我跟爸爸媽媽說謝謝……」
「爸爸媽媽是裁縫師,自己裁縫的,媽媽說擦汗方便。」
邊鑲得細緻、精巧。有五、六條。爸爸媽媽都是中重度的殘障人士。混熟了,他自然而然跟我談起他的計劃。
他希望高中兩年就能進入大學。
「我急著要光耀門楣。」
「我父母都是殘障人士。」
「我是他們的希望。」
「我要去麻省拿博士。」
「老師見過爸爸送你上學幾次呢!」
「從小他就每天送我上學。」
「難得你願意讓父親載你上學。」
「他是我爸爸,我以他為榮。還有媽媽……」
「三輪車,眾目睽睽之下,老師很感動很佩服……」
「他是我爸爸!」
「我知道。」
爸爸非常喜歡送我上學;我也非常喜歡爸爸這樣載我…
爸爸說他載得是未來的科學家,拯救人類的科學家。
爸爸問過我:這樣載我,會不會覺得難為情!
爸爸說:等到不希望我載的時候,要跟我講。
破破舊舊的拼裝三輪機車,父子共吟三輪車之歌。
「我要讓爸爸以我為榮。」我相信他的態度。
「爸爸媽媽,從小自卑、怕人羞辱、怕人瞧不起。」
「他們是我父母,我要讓他們知道,這一生不虛此行。」
難以想像大都會竟然存在沒有叛逆的年輕人。
難以想像每天讓他老爸「噗~噗~噗」接送。
難以想像十五、六歲,就立志要拿麻省博士。
一個悶熱的下午,南海路面發燙,他父親騎車來接他。「蹦」地一聲,一部機車騎士撞上他老爸的三輪車。
教官交通指揮一起擁上,「趕快趕快叫救護車!……」
他聞風趕至,撥開學弟們的手,抱在懷裡。
「他是我爸爸,我來。」堅毅地對著教官瞬目示意。
喔伊喔伊………喔伊喔伊………和平醫院救護車,把他老爸載走了。
後來,爸爸就沒有送他上學了。一直都沒有。他每天走路上學。聽說是腿廢了,無法煞車。不再開三輪車了。
高二讀完,他保送臺大電機。最後真的到麻省理工深造。
我每天騎著摩托車到建中。
十幾年過去。到現在都會不經意看一下他父親停車的固定位置。以及想像他父親被車撞成重傷的情景。
幾年前教師節前夕,他從美國矽谷寄給我一張賀卡。
他說:「 爸爸媽媽已經不用幫人做裁縫了。我已經在美國結婚了。
令我驚訝的是,他還說:雖然我是孤兒院領養的。他們是我最愛的爸爸媽媽 !」
教師節又快到了。
很期待他的賀卡。
這樣我的耳邊又會隱約響起
「他是我爸爸……」
「他是我爸爸……」
「他是我爸爸……」
一個陪著殘障爸爸坐三輪拼裝車上學的建中才子。
一個最喜歡說:「他是我爸爸!」的麻省理工博士!
(2020.08.04吳癸受Line)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