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歷史人物故事會歷史人物故事會11月29日
《詩經》裡有這麼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我們一般理解的意思是指天下所有的人和物,都屬於君王所有,只有君王
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主人。換一種說法就是說,如果有人敢對君王的地位
和權力有所染指或者質疑的話,那麼這個人的行為就等同於“造反”。
自秦末陳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響徹雲霄之後,歷史上湧現出了
很多“造反”的典型人物,這些人成功了便可以順利改朝換代,即便是失敗了
也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
——名義上不是君王,但實際上已經“造反”成功的那些“權臣”們。
這就產生了一個比較令人尷尬的問題,因為“權臣”們是實際上的統治者,
而“君王”們往往只是一個傀儡,假設“君王”想要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權力和
地位,是否也可以被說成是“造反”呢?您還別說,歷史上還真就有兩位大臣
對君王說過這麼一句話:“陛下,您這是想要造反嗎?”
下面我們不妨來一起看看這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曹魏晚期,司馬懿發動
高平陵之變,徹底控制了魏國局勢。司馬師接替司馬懿後,很快就廢掉了魏
帝曹芳,改立年幼的曹髦(máo)為帝。曹髦雖然年輕,但卻很有曹操遺風,
非常有骨氣,他對司馬氏的專權秉政極為不滿,於是找了一些忠於自己的大
臣,準備討伐司馬昭(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繼位) 。
彼時,朝中很多大臣其實早就成了司馬昭的爪牙,聽聞魏帝曹髦想要討伐司
馬昭,其中有人就出來反對說:“司馬氏為曹魏立下大功,而且掌權也已經
很久了,陛下,您這是想要造反嗎?”
曹髦一聽這話,氣不打一處來說道:“現在究竟誰才是皇帝,誰要造反?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時他討伐司馬昭的決心也變得更加堅定了。不幸
的是,有兩位大臣提前給司馬昭報了信,曹髦的“造反”最終也以失敗被殺而
告終。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二南北朝時期,東魏的皇帝是孝靜帝元善見,但權力卻旁落在高歡父子手中。
高歡去世後,其長子高澄承襲父職,繼續把持東魏朝政,孝靜帝的一舉一動
都受到高澄的監視。
有一次,高澄和孝靜帝在一起吃飯,酒過三巡,高澄舉起杯子傲慢地對皇帝
說:“臣高澄勸陛下喝酒!”孝靜帝一聽非常不高興:你一個大臣要敬酒,好
話沒有兩句,態度還這麼囂張,這酒要是喝了,皇帝的臉面沒處去,這酒要
是不喝,高澄的臉面也沒處去。最後,很有骨氣的孝靜帝選擇了沒有喝這杯
酒,把高澄氣得找人揍了他三拳。
事後,孝靜帝也不甘受辱,自己雖然身為傀儡,但實在是不願意一直受到別
人的擺佈,於是準備和親近自己的幾位大臣密謀討伐高澄。因為高澄在朝中
的耳目眾多,孝靜帝只能派人秘密地在皇宮裡挖地道,計劃有朝一日逃出皇
宮,然後組織天下兵馬討伐高澄,勝負或許未知,但好歹還能拼死一搏!
不幸的是,地道剛挖到皇宮門口,就被守門軍官發現並報告給了高澄。高澄
迅速帶兵入宮逼問孝靜帝道:“我們父子兩人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對陛下
也是忠心耿耿,陛下這是要造反嗎?”
(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
孝靜帝一聽也徹底怒了:“自古以來,只聽說臣子反叛君王,沒聽說君王反
叛臣子。你自己要謀反,又何必指責我呢?”一席話把高澄駁斥得啞口無言。
(王自欲反,何關於我?)
後來,高澄本來想殺掉孝靜帝自立,不料自己卻意外地先被一個小小的廚子
刺殺,孝靜帝又在高洋(高澄之弟)的控制下提心吊膽地做了幾年傀儡皇帝。
不過話又說回來,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是夠悲催的了!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三國志》、《晉書》、《魏書》、《北史》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ItsOC6eNm_qaF3Q68b9UJw
感謝>廖德淘先生2019/12/22 (週日)Email 轉貼提供分享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