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縱覽 昨天
眾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制王朝,其滅亡時間距今不過107年,
因此很為今人熟知。在清朝長達276年的統治生涯中,包括清朝的前身——
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內,總計有十二位君主登上歷史前台,為清朝這艘巨輪
掌舵航行,助其乘風破浪、披荊斬棘。
不過,由於身處封建社會的清朝統治者自身存在歷史局限性,使得在面臨人
類有史以來最偉大變革時,清朝統治者未能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反倒夜郎
自大、閉關鎖國,因此,縱使清朝君主大多皆為勤政之明君,但總體大方向
發生錯誤則導致“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故而清朝後期滑落到了屈辱的深淵,
喪權辱國、備受挨打,最終覆亡不可避免,當然這都是後世之人的事後人言。
縱觀整個清朝歷史可知:清朝執政時間最長的當屬康熙皇帝,執政時間長達
61年,也為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帝王,緊跟其後的便是他的孫子乾隆
皇帝,執政時間長達60年。不過熟知歷史實情的便知:這是乾隆有意“承讓”,
因為在執政達到60年後,乾隆身體還很硬朗,但因為承諾過不會超過爺爺輩
的康熙,故退位做了太上皇,歷時四年。假若乾隆不那麼“孝順”,這歷史上
“超長待機”的帝王記錄非他莫屬了。
執政時間最短的毫無疑問是末代皇帝溥儀,他登基之時,大清王朝早已風雨
飄搖、病入膏肓,他的登基不過是像徵性的亮相罷了。當他的父親攝政王載
灃將兩歲的他捧到冰冷的皇帝寶座上時,尚不諳世事的他只覺得寒冷難耐,
便一個勁鬧騰著想要回家。載灃只好哄他說“快完了,快完了”。這不經意的
兩句話讓在場眾人皆感不妙,並且還真一語成讖,果然3年後大清宣告覆亡。
雖然一語成讖純屬偶然,但卻實實在在道出此時眾人對清朝是否能延續持極
其悲觀的態度。
除卻這正宗的十二帝以外,清朝還有二“帝”,一位便是清初著名攝政王多爾
袞,死時年僅39歲,死後受封“清成宗”,另一位便是介於光緒和宣統之間的
“保慶帝”,當時他才15歲。
1.問鼎最高權力就差臨門一腳,死後便慘遭鞭屍清算的“清成宗”多爾袞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母親為阿巴亥。作為後金開國皇帝的兒
子,幸與不幸皆有也。幸運的是因皇族嫡系的原因,一早便受封為貝勒,並
且有機會統領八旗軍隊,南征北戰、建功立業;不幸的便是,自古無情帝王
家,生於帝王之家的皇子,或多或少要與權力這一可怕事物染上關係,不管
你心裡有沒有念叨它。
也正因為皇子身份對權力的莫大敏感性,因此,擺在失勢皇子麵前僅兩條路
可選,一是“爭權”,即為了謀奪最高皇位不惜手足相殘、血洗宗室,歷史上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另一條路則是“賣傻”,即無意於謀權之心,但卻要通
過裝瘋賣傻、墮落腐化來洗淨身上的敏感跡象,如雍正的三子弘晝,在知曉
父親的帝位繼承人人選後,雖能力和智慧在兄弟之上,但為了保全性命便開
啟了腐化自臭模式,用一世的風流換得了一生的安穩;而其兄弘時卻反其道
而行,明明知道登基無望卻偏要多方運作,最終機關算盡、性命不保。如此
說來,失勢皇子命運注定跌宕起伏、頗有一番坎坷。
多爾袞便是這樣的失勢皇子,早在努爾哈赤當政期間,他便沒了繼承大統的
資格。因為家兄皇太極已被欽定為繼承人,並且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幹
得很是不錯。多爾袞在此期間也是建樹頗多,17歲時即跟隨皇太極征討蒙古,
因軍功被皇太極賜予正白旗旗主。在皇太極猝死後,多爾袞再接再厲,招降
吳三桂,攻破山海關,引導清軍入關,後打敗了與之爭天下的李自成,成功
進駐北京,實現了滿清由關外第一次走向中原的劃時代之舉,以此奠定了清
朝二百多年的基業。因此將多爾袞說成清朝開國奠基之人一點不誇張。
若說多爾袞一開始藏有問鼎最高權力的野心倒也冤枉他了,但皇太極的突然
猝死卻意外驚喜般地給了他這一機會。皇太極死前未留下繼承人遺詔,這一
致命錯誤使得權力繼承出現了真空。於是軍功顯赫、資歷尚老的多爾袞便有
了問鼎之心。自古有能力者對待權力向來激情滿滿,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無疑
也對多爾袞關注的東西虎視眈眈。好在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從中斡旋,予以
折中,提議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是為順治皇帝,這才平息了這場內訌。
老謀深算的多爾袞立馬順水推舟舉雙手贊成,雖然表面答應,但一個“放長
線,釣大魚”的計劃在他心中醞釀而出。由於“擁立”有功,他取得了攝政王
的顯赫地位,隨後通過手中膨脹的權力將政敵豪格予以剷除。之後大權在握
的他便開始了慢性毒藥式的侵蝕最高權力。
他的頭銜三年間便連升兩級,先是“叔父攝政王”,隨後是“皇叔父攝政王”,
最後是“皇父攝政王”。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就在他即將臨門一腳,將皇
位上的幼帝順治踹下來自己就坐時,他在狩獵時竟意外墜馬而亡,年僅39歲,
不得不說還真有幾分天意。不過令他倍感欣慰的是:他夢寐以求的“皇帝”頭
銜終於如願以償,死後追封“清成宗”,配享太廟,並以皇帝禮儀安葬。
自古權力不比尋常物,因為它是無法用來分享的,對待它的態度或是完全與
之絕緣,或是將它一寸不讓拿下。多爾袞生前雖然與皇帝無異,死後也得以
追封,但毫無疑問,畢竟還差關鍵的臨門一腳,就因為這關鍵一腳未能及時
踢出,使得他永遠只能是個臣子。僅是一臣子卻讓當朝為之共事的皇帝追封
他一假皇帝的封號,這讓坐在金鑾殿龍椅上的真皇帝情何以堪?
因此之後的他則淒慘無比,很快便有人告發他謀反,並呈上他私製的八補黃
袍這一鐵證時,順治皇帝便毫不猶豫對其展開了清算工作,並給與了極其嚴
厲的處罰: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
挖掘多爾袞陵墓,鞭屍示眾……
種種跡象表明:順治皇帝對這個分享了他的權力,幻想與之平起平坐的男人
是格外的憤慨,雖然這個男人是他的親叔叔;雖然這個男人將自己從遙遠的
邊塞盛京接到宏偉的紫禁城,舉行了大清開國以來第一次像樣的登基儀式,
由此使得自己成為了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雖然這個男人對大清貢獻巨
大。但在權力面前,這些都是空氣。
2,意外被皇位砸中,登基卻成泡影的“保慶帝”溥儁
在說這位“帝王”之前,不得不說說他的“前任”光緒皇帝。
眾所周知,清朝自同治帝開始,便進入了“皇帝成傀儡、太后掌實權”的后宮
干政時代,之後連續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緒、宣統均被太后駕馭著沒有自
由,尤其是光緒皇帝,則更是如此。
光緒皇帝為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之子,原名愛新覺羅·載湉,本與皇位無緣。
由於同治帝年紀尚幼即去世,膝下無子,而權力慾望極強的慈禧太后出於控
權的需要,將載湉推上了帝位,並且在其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載湉進宮後,
慈禧太后親自調教,為了增強載湉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慈禧讓載湉改口喊
他“親爸爸”。
為何慈禧對載湉如此厚愛呢?這是慈禧出於血緣和政治需要雙重考量下的結
果。政治上,載湉的父親醇親王曾在“辛酉政變”中堅定地站在了慈禧這一邊,
因此受到了慈禧的重用,成為了軍機處的實際掌控者;血緣上,載湉是慈禧
胞妹的兒子,秉承著血緣上的高度融合性,慈禧相信載湉也將如其父母親一
樣,堅定地與之站在一起。於是載湉尚且為4歲孩童之時,便將其推上了皇
位,年號“光緒”。
但很顯然,慈禧對光緒的希冀純屬一廂情願般的自作多情。這位表面看起來
唯唯諾諾的“親兒子”,內心深處卻對慈禧太后這位“親爸爸”大為抵觸。光緒
大婚時,慈禧交給光緒一把如意,讓其“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皇后,光緒推
託再三後便果真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向了自己心愛的人,但一眼瞟去,慈禧太
后滿臉怒容,光緒這才嘆口氣將其違心交給了慈禧的親侄女。
當然最讓慈禧頗為寒心的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人士慫恿光緒為
了變法圖存,刺殺慈禧太后心腹榮祿,妄圖移開慈禧這塊絆腳石,而光緒皇
帝居然同意了,並且還真秘密請兵去了。好在姜還是老的辣,對於這群還沒
“畢業”的書生,慈禧輕鬆“平叛”,並將這些“有心殺賊”的維新人士押往菜市
口問斬。
經此一變,慈禧太后徹底感受到了他這個“親兒子”有多陌生,“好心當成驢
肝肺”,看來得趕緊換人,不然還真可能性命不保。於是慈禧遍尋宗室王公
大臣之子,這時,15歲的溥儁便進入了她的視野。
溥儁為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之子,母親是慈禧太后弟弟女兒,如此說來,
慈禧太后仍舊還是相信血親至上。光緒二十五年,也即公元1899年,慈禧
太后頒布懿旨,將溥儁過繼給同治帝為嗣,號“大阿哥”,正式確立其儲君
之位,並定於第二年舉行登基儀式,改元保慶。
光緒二十六年,也即公元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便代替光緒皇帝到大高
殿、奉先殿行禮,正式代理皇帝職務,這便為眾人傳誦的“保慶帝”。對於
溥儁而言,這真是“上天掉下個皇帝帽”,讓其又驚又喜。不過正所謂樂極
生悲,當慈禧太后將廢黜光緒、另立保慶的想法一說,不僅遭到了朝廷諸
多大臣的反對,而且外國公使也紛紛抗議。
之後又很不巧發生了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等大事,逃亡回來後的
慈禧太后為了平息外國公使的憤怒,遂將溥儁的父親拉做替罪羊,給其安上
縱容義和團、獲罪祖宗等罪名,革除其爵位,溥儁便也永遠失去了登基稱帝
的機會,如此算來,溥儁這一“保慶帝”從意外被皇帝位砸中,開始代行皇帝
職務到登基終成泡影,前後僅歷時3天,堪稱清朝“在位”時間最短皇帝。
3.兩位“別樣帝王”的“別樣人生”對清朝影響評述
總體而言,滿清在入主中原後,由於充分吸收了歷朝歷代的前車之鑑,
故在維護政權穩定、維持有序繼承方面較以往王朝大大前進了一步。
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權,因為它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清朝沒有
出現如元朝一樣的短命國祚;因為將王爺留京監視,故沒有出現明朝那樣的
“靖難之役”;也因為製定了完善的后宮干政條例,並且設立了敬事房,落實
了妃子侍寢不得超過半夜這一制度,避免了妃子向皇后吹枕頭風的機會,故
有效防止了外親專權。雖然後來的慈禧太后大權獨攬,成為清末實際統治者,
但她懾於祖宗家法的嚴苛,實不敢邁出那一步,做第二個武則天。
如此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清朝有效避免了前朝出現過的各種內亂
和政權更迭,使得其即使在面對空前民族危機之時,均能穩若泰山,這不得
不說是其的一大進步。
既然制度如此合理,為何還會誕生兩位“別樣帝王”的“別樣人生”呢?毫無疑
問,即使再完善的製度總歸有其漏洞之處。“清成宗”多爾袞的出現是因為皇
太極不合格,未按照祖制禮法選定繼承人,誘發了權力爭奪戰。而老謀深算
的多爾袞便乘虛而入,畢竟最高權力誰不想要呢?不過好在上天未讓其得逞,
而即位的順治帝也是一少年英主,故多爾袞加封“清成宗”純屬一小插曲,翻
了個浪花便被歷史洪流淹沒了。
至於“保慶帝”溥儁,則更不值得一提,因為他只不過是當權者慈禧太后用以
遮羞的布匹,同治去世換光緒,光緒不行換保慶。雖然他們都頭頂皇帝頭銜,
但並未影響清朝這輛馬車在最高統治者慈禧掌控下的行徑軌跡。而且,廢黜
光緒、改元保慶,縱然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慈禧,也不敢任意為之,還得
按照祖制禮法行事,並未逾越紅線。因此當榮祿與慶親王奕劻聯名上奏表示
反對時,慈禧也並未一意孤行,大行廢立之事,如此才使得溥儁的皇帝位胎
死腹中。
綜上分析可知:雖然清朝出現了“清成宗”、“保慶帝”兩位“別樣帝王”的
“別樣人生”,但大體上還是嚴格按照清朝制定的政策有序運行,並未有逾
越之處,也因此並未出現前朝的各種內亂,如此保證了清朝近300年的政
權平穩。
這便是清朝十二帝之外的二“帝”,一是“清成宗”多爾袞,一是15歲的
“保慶帝”溥儁。介於光緒和宣統之間的“保慶帝”溥儁由於未來得及登基
便被廢,故“在位”僅3天,如此使得他成為了清朝“在位”時間最短皇帝 !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R3fGbXrBw65C2PnlTXhVKw
(感謝>廖德淘先生 2019/10/17 (週四) Email 轉貼提供分享)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