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mp.weixin.qq.com/s/lzj4UI304rmofImePcjEQg
(按:為了方便您的閱讀;爰將上揭資訊來源之網址內容簡體字,變更為繁體字!)
2017-11-14
凌晨四點:皇后朝祭,皇帝起床
天還沒有半點亮的意思,坤寧宮里傳出的樂聲撕開了籠罩紫禁城的靜謐。
樂聲中又響起歌聲,歌聲裡又隱約夾雜著豬的嘶叫。
坤寧宮的朝祭每天清晨4時開始。儀式是薩滿教的,拜祭的是滿族的保護神
柳葉神,但也供了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和關內漢人的關聖帝君。神樂神
歌聲中,主廚太監已備好兩口活豬。
皇后是主祭人,皇帝也可能親臨朝祭。明代時候坤寧宮是皇后的居所,清入
關後,把瀋陽盛京后宮清寧宮的祭神制度原樣搬到了坤寧宮。
祭神用的神豬必須通體全黑,膘肥肉厚。神豬的四蹄和嘴都用麻繩捆了,薩
滿巫師單膝跪地按住神豬,向它耳內灌入清水。如果豬耳抖動,則是神明接
受了祭品的吉兆,如果不動。
就繼續灌水,怎麼都不動,就要換豬。兩頭神豬都已得了吉兆,就在坤寧宮
正殿宰殺放血,燎毛分塊,煮進兩口大鍋。煮肉的湯,據說也是盛京清寧宮
的鍋裡舀出來的。
豬煮到七八成熟,取出切幾盤肉片,餘下肉塊和豬頭豬腳在盆裡擺好,供上
神位之前。神樂大作,“薩滿太太”高歌而舞。
參加朝祭的帝后臣子,隨後要分食半熟而無鹽的肉片——從殺豬到煮肉出鍋
不超過一個半小時,肉不容易下嚥,但這是為了緬懷滿族先祖狩獵野餐的情
景。
朝夕兩次祭神,日復一日。煙熏火燎、灶灰堆積,坤寧宮正殿就像是一間東
北風格的大廚房。
凌晨4點多鐘,養心殿后寢宮裡已經有了動靜,乾隆皇帝要起身了。等室內
有燈光亮起,當班的太監宮女就都得打起精神,準備服侍。
養心殿這個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過於寡欲”。
雍正皇帝之前,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從明代起就一直如
此。明嘉靖帝以乾清宮後暖閣為寢宮,九間屋子里共設二十七張床,每晚隨
意挑床休息,沒有定數,大概是一種安全的考慮。
但後來還是遇上“嘉靖宮變”:兩位妃嬪合謀十多宮女,要在乾清宮刺殺皇帝。
沒有人知道雍正為什麼把寢宮移到養心殿,但自他以下,八代皇帝在這裡起
居、施政。
侍女給皇帝疊好被子,用銀盆端了熱水伺候他淨臉,然後梳頭太監頭頂著黃
雲龍緞面的包袱進來,請安,進屋。皇帝每天要梳頭,編辮,剃須。
養心殿南邊御膳房的人已經忙完了,只等傳膳。皇帝在哪,御膳就在哪兒傳,
有時候乾隆一大早出西華門,到西苑的同豫軒去用膳。西苑今天叫中南海,
同豫軒挨著寶月樓,也就是今天的新華門。
皇帝穿戴停當,就出寢宮往東暖閣——百餘年後,同治、光緒兩朝的太后就
在這裡垂簾聽政27年。皇帝的穿著由內務府的四執庫管理——四執:冠、袍、
帶、履。
每天皇帝穿了什麼,都記載在《宮中穿戴檔》,同其他諸多宮廷檔案一起,
在許多年後成為清史學者還原宮廷生活的憑據。
御膳房是宮中大機關,官員廚役共370人。房內爐灶百餘口,都編上號,每
灶配掌勺、配菜、打雜各一人。這樣使御膳上每一道菜的每個環節,幾乎都
可以清晰地責任到人,無論是賞還是罰,都有著落。
皇帝每日用飯菜品名,都由御膳房詳細記錄,由內務府大臣劃定,月成一冊,
稱“膳底檔”。但皇帝皇后的口味喜好是宮中大忌,絕不能問,更不能寫。
御膳每每幾十上百種菜餚擺開,更多是為了安全考慮,讓人即便從日積月累
的資料中,也難以分析出皇帝皇后的飲食偏
御膳上齊,皇帝入座,侍膳的太監盯准了皇帝眼色,皇上看哪一道菜,就趕
緊挪到皇上跟前,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布菜碟裡。
要是皇帝說不錯,就再舀一次,然後立刻撤菜,絕不能舀第三次。這是清室
家法,要皇帝小心謹慎,不可貪食,免遭毒害。
乾隆用膳很快,大概一刻鐘工夫,就推開餐具起身了。
上班時間:“朕知道了”“稱臣得體”
乾隆在宮中每日早膳後,必讀先皇“實錄”、“聖訓”一卷,“每日間恭閱實錄
一冊,周而復始,於創業垂統之跡敬識之弗敢忘” 。
他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刻來閱讀先祖實錄,因為對每一代帝王,祖宗的
法則和訓導都是他們執政的思想資源、精神引導。
讀聖訓或在乾清宮西暖閣,或在養心殿暖閣及弘德殿。在乾隆時期,乾清宮
是清代皇室列祖列宗尤其是康熙帝的舊屋陳列室,其中藏有太祖努爾哈赤實
錄,是盛京舊本,記載了努爾哈赤髮動的一次次戰爭。
這一日的奏摺已經在等著皇帝批閱了。奏摺是一種密奏文書,可以由原奏人
直達皇帝,不必經過層層官僚關卡。
奏摺制度始於康熙皇帝。為了掌握第一手基層政情,他要求部分親信官員在
日常公文外,另將探知的各省大事附在直達皇帝的請安折中,秘密奏上。雍
正繼位後,深知密摺傳遞信息快速高效,擴大了密摺使用範圍。
據清代學者震鈞所著《天咫偶聞》記載:每天午夜十二點,吏戶禮兵刑工六
部,每部院一名辦事員到東華門外。他們跟著外奏事處的值班官入紫禁城,
到乾清門廣場東側景運門內的值班房。
把裝奏摺的匣子和各自衙門的印片,交給奏事官登記。奏事官根據折上內容
的輕重緩急排了先後,送乾清門內的內奏事處,再由內奏事處的御前大臣或
太監轉送皇帝。內奏事處收件的時間不超過凌晨兩點。
外省奏摺除了通過在京衙門,相當於今天的駐京辦事處專差遞送進宮,也有
的經驛站系統速遞到京,交兵部捷報處,再由兵部司員送到乾清門。
奏摺速遞如註明“馬上飛遞”,按規定日行三百里,更急者可要求日行四百、
五百甚至六百里。
乾清門外,辦事員送完奏摺並不就走,因為前次送皇帝批閱的奏摺將從凌晨
三時起陸續發下。乾清門石欄的白紗燈如果移上台階,硃批的奏摺就快出來
了,各部院辦事員再領回自己單位。
經皇帝親筆批示的硃批奏摺,具有法律和行政效用。雍正時規定,得到皇帝
御批的奏摺必須繳回宮中儲存。軍機處設立後,硃批奏摺必先交到軍機處抄
錄副本存查,稱為“奏摺錄副”。
回繳宮中的奏摺和軍機處抄錄的副本,成為今天重要的清史檔案。
如《乾隆宮中奏摺檔》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軍機處奏摺錄副,存於
紫禁城西城牆內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mp.weixin.qq.com/s/lzj4UI304rmofImePcjEQg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