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外交:韓國瑜及柯文哲出訪碰壁;凸顯其「城市外交」窘境>等3則新聞,多元面向2019-03-05
  • (1).台灣外交:韓國瑜及柯文哲出訪碰壁;凸顯其「城市

          外交」窘境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 李宗憲BBC中文記者 2019年 2月 26日)

    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與高雄市長韓國瑜,被外界視為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兩人23日丶24日分別出訪以色列和吉隆坡,但行程卻不斷改變,還傳出遭當地官員「放鴿子(放飛機)」,凸顯台灣「城市外交」窘境。

    在中國的夾擊下,台灣在國際社會舉步維艱,如今「城市外交」也多方受阻。 專家分析,政治因素是官員出訪無法逃避的問題,而「中國因素」則是台灣面對外交關係的重要挑戰。

    出訪碰壁

    高雄市長韓國瑜周日(24日)出訪馬來西亞,當天晚間的城市外交晚宴,卻未見馬來西亞官方代表,原本預定出席的吉隆坡市長也未參與晚宴。綜合台灣及馬來西亞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長林永昌表示,原本確實安排吉隆坡市長與韓國瑜見面,但行程太早曝光只好取消。

    請點入下揭藍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藍色字;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除此之外,韓國瑜25日原本安排與馬來西亞議員黃書琪丶劉子健及馬來西亞駐華特使陳國偉見面,最後卻只順利和議員劉子健見面。未現身的議員黃書琪在臉書上表示,沒有收到任何邀請,陳國偉則對馬來西亞媒體說「本來就沒有敲定這個行程」。

    出訪行程生變,韓國瑜表示,原本確實有些安排,但後來不清楚為何有變化,如果當地官員說沒有就是沒有,對於當地安排一切尊重。高雄市長新聞局長王淺秋則向BBC中文解釋,高雄市政府並未和馬國官方接觸,所有行程皆由民間單位安排。

    無獨有偶,人在以色列參訪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原訂25日會和其他參加「全球市長會議」的市長一起拜會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但以色列官方卻突發聲明表示,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要飛去莫斯科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所以無法和市長會議參與者見面。

    柯文哲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也證實被以色列總理突然「放鴿子」,他說這一定是面臨政治丶外交上危機,所以要做這樣的操作。他表示,最近以色列要大選,國家都有緊急事件,一定是國家有外交危機。

    中國因素

    更早前,柯文哲也曾針對韓國瑜行程生變一事表示,愈低調愈成功,愈高調愈容易被卡。他認為「是預料中的事」。他說,美日這種國家,比較不會變化,因為夠大,比較不怕中國大陸干擾,其他小的國家常常跟你講好,出發前又變卦,他碰到太多了。

    請點入下揭藍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藍色字;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台灣淡江大學東南亞所副教授林若雩向BBC中文表示,原本答應見面的官員卻沒現身,很明顯就是「中國因素」。韓國瑜經由民間單位與政府官員或企業見面並不困難,但可能風聲走漏被中國大陸知道,而多國官員在各種壓力下反悔而取消行程,類似情況很常見。

    林若雩說,城市與城市的交流,會比國與國的正式外交更游刃有餘,但是「中國因素」仍然存在。她解釋,隨著中國崛起,各國都不會想要惹怒中國,因此該國官員無論和台灣關係多好,要與台灣官員見面,還是會遲疑,因為面對台灣,大部分的國家仍採取「一中政策」。

    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也表示類似看法,他向BBC中文表示,兩地交流從國家層級降至到城市,雖然增加模糊和灰色空間,但仍會受到政治影響,而城市的大小及重要性也會影響政治性的強弱。

    他舉例,「台灣的台北市長可能是下一屆總統候選人,或許是台灣第二大人物,那政治性強不強?」因此,首都或大城市的市長,即使單單是城市外交,也充滿了政治性質。

    當然他強調,訪問未成行,不單單是「中國因素」。他說,有很多可能因素都會存在,比如內政突變,甚至我方凖備不夠詳盡等都有可能導致行程生變。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363152

     

    (2).統獨都不滿;台灣繼續激辯「轉型正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 2019年3月 5日)

    1947年的這一天,台北市內因為統治的國民黨當局查緝私煙問題,讓二戰後接收台灣的中國外省人與在台灣的本省人,因社會文化與語言不同等爆發激烈衝突。最後國民黨軍隊登陸台灣,展開清鄉與武力掃蕩,多數台灣籍菁英喪失生命,至今傷亡數字仍是難以統計。

    這起事件,也被認為是台灣統與獨兩派明顯分裂的缺口。一直以來,每當台灣談及統獨議題時,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與咎責,往往讓統獨兩派爭執不休。

    自2016年就任總統後,蔡英文力推台灣版的"轉型正義",希望效法德國或南非等國家,在民主化後去還原當時國民黨威權時代(1945-1987)的真相。二·二八事件自然是重中之重。

    過去三年,包括以中華民國元首身份向原住民致歉、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回復過去威權時代遭受害人士的名譽,與清查並沒收國民黨過去不當黨產等,蔡英文政府推動轉型正義腳步。

    在當天活動致詞時,蔡英文說:"時間是轉型正義最大的敵人。"她闡述許多當年受到政治迫害的老一輩,因為不敵歲月,在這幾年撒手人寰。"轉型正義在台灣既然曾經遲到,現在我們就必須更加把握時間。"

    請點入下揭藍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藍色字;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統獨都"不滿意"

    未來一年,蔡英文希望可以在加快轉型正義的腳步。但對於過去歷史上統治台灣超過半百歲月的國民黨來說,民進黨這幾年的動作卻讓他們相當不滿,指責這無疑是"政治清算。

    現任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就在3月1日批評,民進黨政府喜歡拿國民黨威權時期與東西德或納粹時期來比較,但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一切都是規規矩矩的。縱然有黨產是不正確的,就照法律判斷,他指責民進黨政府完全單以沒入、打壓方式來打擊國民黨,是不對的。

    早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通過前,國民黨也曾表示,轉型正義除了過往的國民黨威權時期,應該也需要包含日本統治時期(1895-1945),如台灣原住民族與慰安婦等,都需要政府還給公道,國民黨對於民進黨單一且針對性高的轉型正義,相當不諒解。

    除了政治清算的批評外,轉型正義對於獨派人士來說,卻認為力道不夠。台灣政黨時代力量發言人李兆立對BBC中文表示,民進黨政府至今沒有做到除垢法立法,讓許多過去威權時代的依附在一黨體制內的菁英,仍舊可以在民主轉型中再度復辟。再者,過去加害者的責任尚未釐清、還有回復受害者名譽等,都應刻不容緩。

    請點入下揭藍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藍色字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中國認"去中化"

    三年來,對於轉型正義,中國大陸也將其標定為"去中國化的台獨分裂活動"。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李酉潭向BBC中文解釋,中國是用黨國體制的核心利益來解釋轉型正義,所以不論什麼動作,對中國而言,是只有偏向統跟獨的結果判定。

    李酉潭分析,轉型正義淺白地說,就是回顧歷史傷痛,將來易地而處、時空轉移之時,也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但中國大陸建政70年來,國家認同是用民族主義塑造,而非"自由人的歸屬感結合",因此不難想像中共當局會對台灣轉型正義如此定義。

    他也說明,按照現今的中國共產黨邏輯,很自然會把轉型正義思考為政治清算鬥爭,因為在過往,國民黨在大陸也是如此被共產黨清算的。如今,中共看到台灣版的轉型正義,自然會聯想到政權穩定性,而解釋為單一的分裂活動。

    然而,除去中國大陸因素,現實擺在眼前的,是2018年11月的地方大選,已讓民進黨面臨難堪大敗。台灣又將於2020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至今蔡英文的民調依舊沒有達30%。若未來執政的民進黨失去政權,過往的國民黨班師回朝,民進黨推動的轉型正義腳步將會就此中斷。

    李酉潭認為,民主政治就是有任期制跟沒辦法預期的風險,轉型正義也是許多國家民主化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因此"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論做與不做,人民都會思考,社會都會監督,將來無論誰執政,都要正視自己國家過去的傷痛。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449363

     

    (3).台灣二二八事件;走過71年;法國記者用鏡頭拷問歷史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 2018年 2月 28日 )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22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