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QE4EVAYCO2I2RN3643PHWAF2QQ.jpg)
黑水虻的活體。吳珮如攝
(1).屏監受刑人1天產2噸廚餘;養「黑水虻」年省146萬處理
費 !
屏東監獄目前約有2500多位受刑人,每天產出高達2000公斤(2噸)的
廚餘,去年9月開始,屏東監獄由受刑人飼養被譽為地表最強清道夫的昆
蟲「黑水虻」,目前每天可以幫忙吃掉600公斤廚餘,幫屏監節省每年146
萬元的廚餘處理費,而黑水虻的蛹和糞便等,還能做成肥料、飼料等富含
經濟價值的產物,矯正署長黃俊棠以「黑水虻的春天」為比喻,勉勵受刑
人能發揮自身的價值。
屏東監獄典獄長周輝煌今在媒體茶敘上指出,屏東監獄的廚餘雖然經
過減量,但每天仍高達2000公斤,飼養黑水虻後,黑水虻在成長過程中的
卵、幼蟲、蛹和成蟲,都各有用途,重要的是,也讓受刑人在飼養黑水虻
時,能夠體認生命教育,也累積養殖經驗和技能,幫助復歸社會。
周輝煌解釋,目前屏東監獄投入約60萬元作為初期經費,包括搭建防
曬棚、脫水機等硬體設備,目前已經養了500多盆、每盆重約2.2公斤的黑
水虻,而這些黑水虻每天可以吃掉600公斤的廚餘,一年可幫屏監節省146
萬廚餘處理費用,但還有1400公斤還須找人清運,未來會繼續增加飼養量。
周輝煌指,黑水虻適合生長的溫度是攝氏25度到35度之間,太冷活動
力會減少,所以冬天還要吹暖氣,而黑水虻吃的廚餘,水分含量約70%,
不能太濕,所以要用脫水機把廚餘稍微脫水,因此屏監也是經過一段時間
的學習,才越來越會飼養黑水虻,希望未來能推廣到其他監獄。
(吳珮如、王怡蓁/台北報導)
(2).屏東監獄養殖黑水虻;環保處理廚餘省公帑!
由 快點TV 於2020-07-22


集中管理的監所,每天產生大量廚餘,不但要騙列處理經費,還可
能造成環境問題,矯正署屏東監獄自去年起利用養殖黑水虻的生物
處理廚餘法,每年可以節省146萬餘元廚餘處理公帑,而且從養殖
過程中,讓收容人體會生命教育意義,加強教化效果。
矯正署屏東監獄每天產生2000多公斤的廚餘,去年非洲豬瘟議題
延燒,廚餘不能養殖使用,屏果監獄只能尋求替代處理方式,與高
苑科技大學合作提供2公斤幼蟲,啟動黑水虻養殖計畫。
屏東監獄在外役分監養殖黑水虻,總養殖量可達5百餘盆,每盆
蟲體可重達約2.2公斤,已具相當規模,現每日消耗廚餘量可達約
600公斤,加上黑水虻處理廚餘速度很快,不易產生廚餘發酵異味。
依照屏東監獄的廚餘量,每年須編列146萬餘元處理預算,經過黑
水虻處理,節省了這些經費。
除了節省廚餘處理的經費,黑水虻本身從卵到成蟲各階段分別可
利用於製作蛋白飼料、甲殼素及有機肥,運用於水產養殖、生物科
技及環境改善,具相當經濟潛力,為屏東監獄增加收入。
更重要的是讓收容的受刑人,藉由養殖黑水虻這種生命短暫的昆
蟲,體會生命教育的意義,不再自暴自棄,並累積養殖經驗及技能
,出監後順利復歸社會、重獲新生。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https://gotv.ctitv.com.tw/2020/07/134323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