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會法律顧問前校長張淑中>請正視PMMA危機 !2020-06-22
  • 自由廣場》請正視PMMA危機 !

       (自由時報 2020-06-22  05:30)

     

     張淑中

        媒體報導,基隆市近約一個月來,已有六位民眾因施用摻有PMMA的毒咖啡包喪命,其中兩人未成年,十六歲就讀高職一年級的林姓學生,成為國內「超級搖頭丸」(PMMA,副甲氧基甲基安非他命)猝死案的最年輕受害人。

        二○一六年六月暑假期間,警政署曾在北部地區動員三千名警力,擴大掃毒臨檢工作,共查獲毒品案件二三八件,逮捕二六九人,其中大多數具有學生身分。顯示各級學校在防毒工作所採用的傳統「公共衛生三級犯罪預防模式」,仍有增進空間。

        教育部統計,國內校園藥物濫用的人數,自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分別為一七四九人、一○○六人、一○二二人。從國小到大學,每年平均都有一千多名學生被查獲吸食毒品。以上只是官方的數據,尚未被發覺的「黑數」,估計至少在三倍以上。

        國內學生施用毒品,以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一粒眠)為最多;但自二○一六年起,學生使用第二級毒品(如安非他命、搖頭丸)的比例持續增加。「超級搖頭丸」為第二級新興毒品,施用後猝死案件數不斷升高。

        高檢署統計,二○一九年以來PMMA致死情況嚴重,過去一年,有八十四人施用新興毒品致死;三十四人死於吸食PMMA過量;死者平均年齡廿六歲,年齡最小的是十七歲少女。高檢署指出,這類毒品致死率近百分之百,「已經不是毒品,而是毒藥」。

        PMMA常以外表包裝精美的「咖啡包」出現,青年朋友在沒有戒心下,容易施用過量致命。今年六月十日,兩名住在基隆市的青少年,因吸食「毒咖啡包」猝死;其中十七歲的周姓少年,其母親下班返家,發現兒子只著內褲已陳屍在床上;警方在少年的包包內發現八包毒咖啡包,但都是空袋。

        暑假來臨,PMMA研判會大量出現,未來政府緝毒的六大系統(檢、警、調、憲、海巡、海關)除須扮演重要角色之外,教育當局更應在全國各級校園中,加強推廣於事前防範的「反毒」、「拒毒」法治教育工作,這絕對是優於毒品犯罪「緝毒」與「戒毒」的事後補救工作。

    (作者為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法律顧問,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前校長)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

        (本文全文2020年6月22日刊載於自由時報A18版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