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個是什麼?>歷史軼事2018-01-11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個是什麼?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按:為了方便您的閱讀;爰將上揭資訊來源之網址內容簡體字,變更為繁體字!)

     

    http://mp.weixin.qq.com/s/6Oar76VJKmhKCP013bAx3A

     

    2018-01-10 南師懷瑾國學堂

     

      台灣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之一,時代潮流在變,男孩女孩一樣好!

     然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孝是我們為人處世

    的一項基本準則引轉本文僅在強調古人把孟子的意思給曲解了!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

    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對於父母的態度。

    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人以為

    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但事實是什麼呢?

    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麼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在《孟子·離婁上》上說:“不孝

    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本來的意思是這樣的:不孝的表現有很多,以不儘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

    子的時候沒有告訴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

     

    古時候常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要一切聽從的父母的安排,

    舜結婚沒有禀告父母就是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也就是“不孝”。

    古文中的“三”並不是指的有三件事,而是表示一個虛數,形容很多。

    “無”的意思是:“沒有盡到……的責任”。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

    這叫無後。

     

    那為什麼現在人們都會把“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後代呢?

     

    在漢代人趙岐所著的《十三經註疏》中,趙岐說:“於禮有不孝者三,阿意

    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

    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是說古代有三大不孝:

     

    1、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

    不孝;孔子《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

    不可以不爭於父。”就是說要順從、唯唯諾諾,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

    認可,不能指出。

    而到了孟子時代,儒家思想已經開始反思,對於這種情況,孟子的儒家思想

    認為這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即不孝。

    這是一種思想上的進步,因為父母也是人,父母也會犯錯,特別是在現代社

    會,由於父母們有時候未必有機會接觸到社會上的新鮮知識,比較容易上當

    受騙。這時候就需要子女幫助父母們多多學習,多多提高。

     

    2、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

    孝;放到現代就是說,父母年邁,家庭比較貧困的情況下,做子女的如果

    不好好工作,讓父母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這也是一種不孝。因為父母在

    年輕的時候也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能健

    康成長,衣食無憂。

     

    3、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這裡就是趙岐就把孟子的意思給曲解了,很明顯,趙岐的意思是沒有後代則

    是對長輩的不尊重、不孝順。而且照趙岐的看法,“無後”排在前兩種不孝的

    後面,也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了。

     

    不過,雖然趙岐與孟子的話有分歧,但是弘揚孝道精神,在現代也是有必要

    的。我們應注重的是如何盡好孝道,而不必過分糾結個別字詞。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mp.weixin.qq.com/s/6Oar76VJKmhKCP013bAx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