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同樣的中國歷史;不同的兩岸教科書>歷史軼事2018-08-20
  • 同樣的中國歷史 ;不同的兩岸教科書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穿插之照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195207

     

    (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周衛 & 王凡 BBC中文記者   2018年 8月 17日 )

     

      ï¼Œ

     

    穿過一道綠植與鮮花擁簇的紅磚小徑,就到了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台北的故居

    ——士林官邸。這座已經改造成生態公園的蔣故總統官邸入口處,不乏駐足

    圍著展板討論的大陸遊客。「看,這跟我們歷史課本上說的是完全相反的。」

    在主題為「關鍵年代的風雲史詩」的特展前,一名大陸男遊客對著他女朋友

    說。

    多年來,兩岸網絡上對兩地教科書不同敘事的討論從未斷過。日前,台灣教

    育部通過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在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引

    發外界關於台灣當局借歷史教育「去中國化」的質疑。此前,「中國史」都

    是作為獨立部分呈現。

    台灣教育部解釋稱,這份將於2019年開始實行的課綱分別以台灣、中國、世

    界為重點。在中國部分,國中(大陸稱初中)課綱以中國主要時代分期為架

    構,而高中課綱則以中國與東亞的互動及發展作為重點。「中國還是重點」,

    「不會以東亞取代中國,」課綱歷史課分組主持人、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副

    教授金仕起向《聯合報》表示。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則回應稱,這是台

    灣當局在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台獨」分裂行徑的又一實證。

     

      請點入下揭紫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紫色字;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  中國歷史如何影響自身現狀及未來

    §  台灣來鴻:五星旗飄揚和國家認同錯亂

    §  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在政治對立的背景下,兩岸教科書對於歷史的表述、解釋不盡相同。BBC中

    文記者對比大陸與台灣歷史課本發現,從古代到現代,兩地學生接觸到的內

    容有許多不同之處。那麼,不同史觀指導下的教科書究竟有哪些迥異?哪些

    部分的爭議最大?這些南轅北轍又如何透露了近年來兩岸動蕩又微妙的政治

    生態?

    中央控制與民間開放

    「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每個接受過基礎教育的大陸學

    生從小就會背誦的句子。大陸強調台灣在中國古代就從屬於中央政府,台灣

    史自然就劃分在中國歷史部分。

    而台灣在1994年、2002年、2004年分別進行過所謂「去中國化」的歷史教

    育大變動。2006年以後,台灣課本的「本國史」被分割為「中國史」與「台

    灣史」,「台灣史」單獨成冊,區別了漢人與台灣原住民兩個概念,以台灣

    島與本地居民為主體。

    台灣高中歷史老師林杉見證了從「本國史」到「台灣史」的過程,在她看來,

    這種變化是「無可厚非」的。「以前放在中國史的時候,台灣史的分量少很

    多,我們的小朋友都會背,黃河從哪一省流到哪一省,經過哪一省,但從來

    不知道台灣的濁水溪在哪裏,」林杉說。

    在牢抓意識形態教育的大陸,歷史教科書完全由中央控制。在「馬克思主義」

    綱領下,大陸歷史教科書由人教、人民及學林三個官方出版社出版,各版本

    都強調階級。

    但台灣的教科書是在教育部門指導意見下,完全由民間出版社編撰(目前主

    要由翰林出版、康熙文化等8家出版社)。1988年1月1日,在蔣經國的指示

    下,台灣當局正式結束報禁,同時,教科書的編寫也開始逐步開放給私營出

    版商。2002年,台灣教科書市場完全開放。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Onyi Lam與芝加哥大學的Eddie Lin合作

    的一項研究稱,大陸歷史教科書使用更強烈的形容詞,形容詞的比

    例、親共產黨、親國民黨的詞匯頻率、積極的形容詞對消極的形容

    詞的比例,相對於台灣歷史教科書都更高。

    研究還稱,「由於台灣教科書市場開放,客觀性在逐漸增強,而大

    陸的主觀性在增強,逐漸增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以及增加愛國

    熱情」。

    兩邊的書中均承認,13世紀後期,元朝設立的澎湖巡檢司是歷史上

    台灣首次設立正式行政機構。但在之後鄭成功與台灣的關係上,兩

    者出現了明顯的分歧。在大陸,鄭成功是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

    台灣」的「民族英雄」。在台灣,鄭成功則與其他漢人一樣,是

    「外來者」。鄭成功治理台灣期間被稱為「鄭氏時期」。翰林版歷

    史書表述稱,鄭成功為反清複明決定「進攻」台灣,後戰勝荷蘭人

    並攻取台灣,建立了「台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在被清廷擊敗

    前,鄭氏政權共在台灣「經營」了21年。

    「流寇」還是「英雄」?

    作為明清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曾經攻克過中國

    600餘座城市,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關於這場相對典型的古代農民

    起事,台灣將其定性為一場「動亂」,但大陸教科書對其極其推

    崇,不僅將其定性為「起義」,推至「反侵略、求民主」的高度,

    還稱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為「幾千年來我國農民反封建鬥

    爭的思想結晶」。

    跟太平天國運動一樣,對歷史上多起類似事件,兩岸教科書出現了

    截然不同的定性。在台灣,推翻明朝統治的李自成被描述為「流

    寇」,在大陸,李自成則是「得到了廣大農民熱烈擁護」的農民領

    袖。

    「大陸教科書對歷史上農民起義的評價高,起源於馬克思主義唯物

    史觀的階級分析法,階級鬥爭推動歷史發展,但台灣沒有受馬克思

    主義唯物史觀影響。其實大陸現在在很多具體問題上,也不是那麼

    讚揚,大陸以前也用『暴動』一詞形容過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

    這個詞不見得是否定,」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趙立彬告訴BBC中

    文。

    而林杉認為,這些事件本就屬動亂,「起義」一詞體現的立場更

    強。「造反這種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事實上就是動亂,成

    功了就叫它革命。」

    分歧最大的國共內戰

    1927年,中國境內爆發國共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於1937年結束,

    此後1945至1950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中國現代史發生重大

    轉折,兩岸就此形成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將蔣介石軟禁,要求其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

    同抗日」的主張後獲釋。

    大陸稱張學良與楊虎城為「偉大的愛國者」,稱張楊兩人「接受了

    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最終扣押了蔣介石,實行了『兵諫』」。台

    灣則稱,「國民政府深知國力不足與日本對抗,於是採取『攘外必

    先安內』政策……但由於日本不斷地侵略行動,民間反日情緒升

    高,中共借機宣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負責剿共的張學良部隊

    士氣因此受到影響。」

    中共一直稱「中國共產黨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八年抗戰」

    的表述是以1937年7月7日日軍入侵華北(史稱「七七事變」)起

    點,也是兩岸多年來共同沿用的說法。但2017年1月,中國教育部

    發函要求,全國中小學教材把以往的「八年抗戰」描述改為「十四

    年抗戰」,輿論嘩然,國內外網友也對此進行了調侃。

    「這只是說法上的改變,並不影響對抗日戰爭不同階段認識的根本

    問題,說『十四年抗戰』只是更突出中國人民從事反法西斯鬥爭的

    時間更早而已。講局部抗戰,從1931年起,講全面抗戰,還是從

    1937年講起,」趙立彬說。

     

    請點入下揭紫色字網址瀏覽(點入下揭紫色字;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  中國要求中小學課本改稱「十四年抗戰」

    §  馬英九﹕八年抗戰中共參與比例有限

     

    林杉告訴BBC中文,台灣也有類似「十五年戰爭」的提法,但正式

    考試時還會用「八年抗戰」。

    大陸媒體曾經報道,台灣2004年康熹版教科書中認定「抗日並非是

    共軍的主要目標」,「除了抗戰初期略有表現之外,其後皆乏善可

    陳,而且經常在國軍背後偷襲摯肘」。

    「這樣子的陳述是很正常的,」林杉表示。「確實那個時候整個抗

    戰過程中共產黨在崛起,真正實力懸殊下來應該是抗戰後的事情。

    不過因為中國現代史的部分爭議很大,課本裏我們都是簡單提到,

    大考也很少考這個地方。」

    「台灣的教科書有時有點滯後,以前習慣了說中共不抗日,說共產

    黨利用抗日趁機坐大。後來學術界對中共抗日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但相比大陸這邊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評價,仍不夠客觀。抗戰一年

    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戰基本上是獨立自主的,不像初期會在具體戰

    役上配合國民黨,所以國民黨看不到,」趙立彬說。

    大陸教科書將內戰原因完全歸結於國民黨,稱「1946年6月,蔣介

    石不顧人民的和平要求,發動了內戰」。而台灣教科書認為,內戰

    爆發的原因是「國共爭奪日軍受降地區」,並且是「中共利用抗日

    時機暗中發展實力」,最終「由劣勢轉為優勢,使得中共在民國38

    年底幾乎控制了整個中國大陸」。

    對於這段歷史,大陸重點強調了中共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毛

    澤東思想,是中共獲勝的「理論武器」,並單獨作為一個章節來講

    述。台灣則從自身視角出發,反思了國民黨潰敗的原因,認為國民

    黨在短短四年內被中共擊敗的主要原因是國民政府腐敗、經濟崩

    潰、中共獲蘇聯扶植,並在農村迅速壯大勢力。兩方均承認,中共

    軍事指揮勝於國民黨。

    直面歷史的勇氣

    在大陸歷史課本中,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又稱「六四事件」)是

    一段不存在的歷史。對此,台灣歷史課本有一段簡介:「雖然中共

    在經濟上推動改革開放,但仍嚴格控管政治。1989年,北京的學生

    聚集於天安門廣場示威請願,要求政治改革,爭取民主。同年6月4

    日,中共派軍隊鎮壓抗議的群眾,造成許多人員傷亡,史稱『六四

    天安門事件』。」

    「有學生去內地唸書,回來問我,老師為什麼六四天安門不見

    了?」林杉的學生曾經這樣問她,讓她感受到兩岸對於歷史描述的

    差異。「之前在我們教科書裏不過就兩三行,怎麼跟那邊的孩子講

    他們是沒有聽過的?」

    2018年1月,有中國網友發佈新版與舊版歷史教科書的對比圖,截

    圖顯示,新版教科書刪去了「文化大革命」獨立的一課,並將其合

    併到其他章節。此後,官方闢謠稱,「文化大革命」在新版教材中

    將作為一個專題出現,會「分六段全面系統講述了『文化大革命』

    發生的背景、過程與危害等」。

    然而,BBC中文記者對比最新版與舊版教材發現,舊版「毛澤東錯

    誤地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

    危險」中的「錯誤地」三個字以及「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在新版

    中被刪除,文革被定義為是「中共在探索中走了彎路」。有中國網

    友認為,新版教材有「粉飾文革之嫌」!

    海峽另一側的教科書則如此敘述:毛澤東因大躍進運動推行失敗,

    被迫下台。他為了奪回權力,在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對

    中國傳統社會倫理與文化進行無情的破壞,造成社會動蕩,經濟衰

    退,教育停頓,道德扭曲,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大災難。

    相比之下,台灣對自身歷史上的政治敏感事件並沒有遮掩。台灣教

    科書對歷史上的「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

    運」等都有比較詳細的描述,認為這些運動有利地推動了台灣的民

    主進程。

    「歷史是所有科目裏面最容易表達史觀的東西,特別容易有立

    場,」林杉表示。「每一個政權都會這麼表達自己的主權意識,從

    教學上最容易就是透過歷史教科書,」但是,「現在整個政治氛

    圍,政治的影響,應該超過歷史教科書的影響了。」

     

    文中圖表由BBC中文社交媒體記者雷展程製作

    (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林杉為化名。)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暨照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195207